在一次母乳妈妈分享会上,
我们照例拿出了母乳与配方粉对比表,并播放了香港理工大学做的同阶段奶粉与母乳成分对比的视频。
讲解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过早添加配方粉会导致孩子乳头混淆湿疹、腹泻、哮喘等过敏问题突出。
坐在后排的一位奶奶,竟然开始泣不成声。
一般的聚会都是妈妈说到动情处流泪,而奶奶哭泣的情况,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我们邀请奶奶到前面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奶奶说:
女儿生完孩子她认为还没来奶,于是趁女儿剖腹产还没清醒就自作主张冲泡了奶粉给外孙女喝,结果孩子吃了奶粉后湿疹严重,后来到了三四岁还经常过敏,很难护理。
这次给儿媳带宝宝,自己依然不知道当时是奶粉造成的,还是觉得开始几天没奶,不顾决心纯母乳媳妇的强烈反对,坚持给孩子加了奶粉,结果宝宝也出现了严重湿疹。
儿媳带孩子去测过敏原,属于牛奶过敏。
问及家族过敏史时奶奶告诉医生自己是青霉素严重过敏,平时一喝牛奶也会腹胀,所以自己从来不喝牛奶。
医生说正是奶奶的过敏体质让家族的孩子都属于过敏高发人群。
而六个月内的宝宝哪怕一次牛奶的添加,都会触发身体的过敏反应。
这样的影响即便过敏原消除也许都会影响终生。
加上今天听了分享,知道原来产后三天只要勤吸允妈妈产的奶是够宝宝小小的胃需求的,想想自己当年生孩子确实也是这样自然就有奶了。
再看看比牛奶多几十倍的营养成分,奶奶觉得无比内疚。
是啊,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不完全统计,有超过一半的宝宝会有异性蛋白不耐受表现,轻则腹胀烦躁,喷嚏揉眼,有4%的宝宝会严重到湿疹、腹泻,迁延不愈。
常见的过敏食物,牛奶高居榜首,而北方妈妈常吃的小麦鸡蛋其实都有可能,所以当宝宝有过敏症状妈妈可以排除一下食物因素,而没有过敏症状妈妈则不必盲目忌口:
如果我们都能在产前就看过这份母乳与配方粉的营养成分对比表,会不会阻止这样的悲剧发生呢乳糖醇?
很多妈妈会问,母乳和配方奶到底有什么不同乳糖醇?
我用什么来阻止老人家的固执?
看看母乳和配方奶成分,区别其实一目了然!
这就是母乳,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也许您记不住这么多的专业名词,但是当您耐心看完,您就一定会找到答案!
以下内容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母爱10平方
如果您看不清图片,可以看我们为您准备的文字:
母乳 配方奶
水
水
碳水化合物( 能量来源)
碳水化合物
乳糖
乳糖
低聚糖( 如下)
玉米麦芽糊精
羧酸
蛋白质
透明质酸
不完全水解的缺乏矿物质的乳清蛋白浓缩物( 取自牛奶)
乳酸
脂肪
蛋白质( 生成肌肉和骨骼)
棕榈油酸脂
乳清蛋白i. α- 乳白蛋白
豆油
“哈姆雷特”(一种人体α- 乳白蛋白可以杀死癌细胞)
椰子油
乳铁传递蛋白
高油分的红花油( 或者葵花油)
多种抗菌因子(如下)
高山被孢霉油( 真菌DHA)
酪蛋白
隐甲藻油( 海藻ARA)
血清蛋白
矿物质
非蛋白质含氮物
柠檬酸钾
肌氨酸
磷酸钾
肌氨酸酐
氯化钙
尿素
磷酸三钙
尿酸
柠檬酸钠
肽(如下)
氯化镁
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单体)
硫酸铁
丙氨酸
硫酸锌
精氨酸
氯化钠
天门冬氨酸
硫酸铜
甘氨酸
碘化钾
胱氨酸
硫酸锰
谷氨酸盐
硒酸钠
组氨酸
维生素
异亮氨酸
抗坏血酸钠
亮氨酸
肌糖
赖氨酸
重酒石酸胆碱
甲硫氨酸
α- 生育酚醋酸
苯丙氨酸
烟酰胺
脯氨酸
泛酸钙
丝氨酸
核黄素
牛磺酸
维生素A 醋酸酯
苏氨酸
盐酸吡哆醇
色氨酸
硫胺硝酸盐
酪氨酸
叶酸
缬氨酸
维生素K1
肉碱(分解脂肪酸产生能量所必需的类需氨基酸分子)
生物素
核苷酸(合成RNA 和DNA 结构单元的化学分子)
维生素D3
单磷酸腺苷 (5’-AMP)
维生素B12
环腺苷酸(3’:5’-cyclic AMP)
酶
单磷酸胞苷(5’-CMP)
胰岛素
胞二磷胆碱(CDP choline)
氨基酸
二磷酸鸟苷(GDP)
牛磺酸
鸟苷二磷酸- 甘露糖
左旋肉碱(两种氨基酸的混合物[J1])
3’- 单磷酸尿苷二钠
核苷酸
5'- 单磷酸尿苷二钠
单磷酸胞苷
二磷酸尿苷(UDP)
磷酸二钠尿苷
尿苷二磷酸已醣(UDPH)
单磷酸腺苷
尿苷二磷酸-N- 乙酰氨基己醣(UDPAH)
磷酸二钠鸟苷
二磷尿苷葡萄糖醛酸(UDPGA)
大豆卵磷脂
其他多种类尿苷二磷酸的核苷酸
脂肪
甘油三酯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大脑发育的重要物质)
花生四烯酸(大脑发育重要物质)
亚油酸
α- 亚油酸(ALA)
二十碳五烯酸(EPA)
共轭亚油酸(瘤胃酸)
游离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
棕榈油酸
十七碳烯酸
饱和脂肪酸
硬脂酸
棕榈酸
月桂酸
肉豆蔻酸
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酰乙醇胺
磷脂酰肌醇
溶血磷脂胆碱
溶血磷脂酰乙醇胺
浆磷脂
鞘脂质
鞘磷脂
神经节苷脂
神经节苷脂GM1
神经节苷脂GM2
神经节苷脂GM3
葡萄糖神经酰胺
糖鞘脂类
半乳糖神经酰胺
乳糖神经酰胺
三己糖神经酰胺 (GB3)
红细胞糖苷酯(GB4)
固醇类
鲨烯
羊毛甾醇
二甲基甾醇
甲基甾醇
7- 烯胆烷醇
链甾醇
三酰甘油
胆固醇
7- 脱氢胆固醇
豆甾醇和菜油甾醇
7- 酮胆固醇
谷甾醇
β- 烯胆甾烷醇
维生素D 代谢物
类固醇激素
维生素类
维生素A
β- 胡萝卜素
维生素B6
维生素B8(肌糖)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维生素D
维生素E
生育酚
维生素K
硫胺
核黄素
盐酸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矿物质
钙钠钾铁锌
氯化物
磷镁铜锰碘硒
胆碱
硫铬钴氟镍
金属
钼(多种酶的必要成分)
生长因子( 促进肠组织成熟)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α
肝细胞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α
γ 干扰素
表皮生长因子
转移生长因子-α
转移生长因子β1
转移生长因子β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 (也被称为生长调节素 C)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
神经生长因子
红细胞生长素
肽(氨基酸的合成体)
人体生长激素I
人体生长激素II
人体生长激素III
胆囊收缩素
β- 内啡肽
副甲状腺激素
副甲状腺激素相关蛋白
β- 抵御素-1
降血钙素
胃泌激素
蠕动素
铃蟾肽(胃部产生的多肽,也被称为神经介素B)
神经降压素
生长激素抑制素
激素(化学信使,通过血液在单个细胞及多细胞间传递信号)
皮质醇
三碘甲状腺氨酸(T3)
甲状腺素(T4)
促甲状腺素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催乳素
催产素
胰岛素
肾上腺酮
促血小板生成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糖皮质激素
瘦体激素(帮助控制食物摄入)
胃饥饿素(帮助控制食物摄入)
脂连素
哺乳期反馈抑制素
类花生酸类物质
前列腺素(脂肪酸经酶代谢的产物)
前列腺素E1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F2
白三棱
血栓凝集素
前列环素
酶类(支持身体内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淀粉酶
芳基硫酸酯酶
过氧化氢酶
组胺酶
脂肪酶
溶菌酶
PAF 乙酰水解酶
磷酸酶
黄嘌呤氧化酶
抗蛋白酶(与酶之类的大分子结合以预防过敏及过敏性反应)
a-1- 抗胰蛋白酶
a-1- 抗凝乳蛋白酶
抗菌因子(被免疫系统用来识别和中和外来物质,例如细菌和病毒)
白细胞
吞噬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细胞
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最重要的抗感染因子)
免疫球蛋白A2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D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E
补体C1
补体C2
补体C3
补体C4
补体C5
补体C6
补体C6
补体C7
补体C8
糖蛋白类
粘蛋白(附着于细菌和病毒以防止它们粘连到黏膜组织)
乳球糖蛋白
a- 乳球糖蛋白
a-2 巨球蛋白
刘易斯抗原
核糖核酸酶
血凝素抑制剂
双歧因子(促进一种有益细菌,双岐乳酸杆菌的生长,)
乳铁传递蛋白(附着于铁元素,预防有害细菌利用铁元素生长)
乳过氧化物酶
B12 结合蛋白( 夺取微生物中的维生素B12)
纤维连接蛋白( 使吞噬细胞更具侵略性, 减少炎症, 修复由炎症产生的损伤)
低聚糖(200 多不同种类!)
资料来源:
加拿大,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新威斯敏斯特, 道格拉斯学院,卫生保健提供机构开发的母乳喂养课程中的学生课题. ©2007 作者: Cecily Heslett, Sherri Hedberg 和 Haley Rumble.
老人非常容易被广告误导,甚至认为“花钱的,贵的,才是好东西”或者“担心孩子饿到”,却不知道其中的风险。
更有甚者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年生孩子都是自然喂养,并没有奶粉也自然产奶,却怀疑吃的好喝的好的女儿和媳妇会没奶,因为想“表达关心和爱”盲目给孩子奶粉,却不知是被“劣币驱逐良币”。
重温中央电视台配方粉的风险,让我们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央视《走进科学》之:母乳有智商
母乳和配方粉有啥区别,CCTV竟然这样说!
延伸区阅读:母乳促进会志愿者招募:因为情怀,有一点收入,成为影响妈妈的意见领袖
自然分娩 ∣母乳喂养 ∣科学育儿
关注我们让妈妈少花钱,宝宝少受罪!
虽然科普总没有谣言快,
但我们相信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为意向图。